【新加坡买房必读】算不清这笔“隐藏费用”?可能让你预算瞬间超支!
- Hongyu

- 9月17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9月21日

如果您正在读这篇文章,那您大概率正处在人生中一个激动人心的阶段——筹划在新加坡安家置业。或许是为了家人购置更宽敞的公寓,或许是为退休生活投资一份保障,又或者是想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组屋单位。这个过程充满希望,但也难免让人感到些许迷茫。
看房、贷款、规划未来……方方面面都需要操心。而其中最让人头疼的,往往是理清那些复杂的政府税费,尤其是印花税。即便很多精打细算的朋友,第一次搞懂这些税费对预算的真实影响时,也会感到惊讶。
别担心,今天我就用大白话,帮您把新加坡买房涉及的几种印花税掰开揉碎讲明白。我不是来兜售房子的,而是您身边那位值得信赖的顾问,帮您看清门道,做出最明智的决定。
咱们重点聊聊三大块:买家印花税(BSD)、额外买家印花税(ABSD)和卖家印花税(SSD)。
核心税种一览:BSD、ABSD 和 SSD
1. 买家印花税 (BSD):免不了的“门票”
这是啥? 只要在新买房,这笔税就得交。问题不是交不交,而是交多少。
怎么算? BSD按购价或市价(取较高者)计算,采用累进税制,跟咱国内的个税类似,但分段不同。最新的税率是:
首 18 万新元:1%
接下来 18 万新元:2%
接下来 64 万新元:3%
接下来 50 万新元:4%
接下来 150 万新元:5%
超出部分:6%
谁要交? 所有人,一视同仁。
2. 额外买家印花税 (ABSD):区分身份的关键
这是啥? 这是在BSD基础上额外征收的税,目的是抑制投资需求,保障本地居民住有所居。您的身份(公民、PR、外国人)和名下房产数量,直接决定了这笔钱的多少,非常关键。
怎么算? 按购价或市价(取较高者)的百分比计算。税率会调整,务必以IRAS最新政策为准。目前大致如下:
谁要交? 根据您的身份和房产情况,很可能就需要交。
3. 卖家印花税 (SSD):“快进快出”的惩罚税
这是啥? 这是卖房时可能产生的税,专门针对买房后短期内就卖出的行为,旨在打击炒房。
怎么算? 按售价的百分比计算。房子拿得越久,税率越低。
持有 ≤ 1 年:16%
持有 > 1 年且 ≤ 2 年:12%
持有 > 2 年且 ≤ 3 年:8%
持有 > 3 年且 ≤ 4 年:4%
持有 > 4 年:0% (恭喜,不用交了!)
谁要交? 买房后四年内就卖房的业主。
算笔明白账:
光说不练假把式,我们举个实际例子算一下,您就清楚了。
情景:一对新加坡公民小夫妻,首套房你们看中了一套价值 80万新元 的公寓。
BSD: (18万 x 1%) + (18万 x 2%) + (44万 x 3%) = 1800 + 3600 + 13200 = 1.86万新元
ABSD: 0% (公民首套免税) = 0新元
总计印花税:1.86万新元
看,对于首套自住,这笔费用还是清晰可控的。
您的下一步
看懂这些数字,背后关乎的是您的家庭规划。您买的不仅仅是一套房子,更是一种生活:是打算一步到位,还是先上车再置换?是纯粹投资,还是为子女未来做准备?不同的选择,税务筹划也完全不同。
这正是我的价值所在。我的工作不是简单带您看房,而是帮您通盘考虑,量身定制最适合您的置业方案,帮您省心、省钱,避免踩坑。
如果您觉得这些计算有点复杂,别自己硬扛。
欢迎随时找我聊聊,纯粹咨询,没有任何压力。 我可以帮您:
精准估算:根据您的身份和看中的房子,算清准确的税费成本。
方案对比:模拟不同情况(比如先卖后买还是先买后卖),看看哪种更划算。
全局规划:帮您把这些成本无缝对接到您的整体预算和购房时间表中。
任何问题都不是小问题。这关乎您和家人的未来,值得认真对待。
希望我们能有一次愉快的交流,让您的安家之路安心又踏实。
附言: 如果想了解更具体的数字,您只需告诉我您的身份(公民/PR/外国人)、名下房产数和目标预算,我就能为您出一份详细的税费估算参考,让您提前心中有数。




留言